摘要:随着释放产能措施的落实,全区煤炭产量将稳定增加,将为缓解煤炭紧张压力,为煤炭保供稳价发挥重要作用。 ...
如果你问我西班牙煤炭行业的寿命还有多长,我会说有可能是10年或者15年,绝不会比这更长。
变化3,高耗能企业限电。最近,国家发文限制高耗能产业用电,这个新变化需要重点关注。
9月以来,供需紧张加上煤炭全链条低库存,强现实和强预期推动下,煤价又有些收不住。后续,随着发电供热企业直保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,在保供力度加大的情况下,环渤海港口的库存估计还能够继续增加。后面随着双节的到来,下游需求应该会继续减少,煤价估计要降,但幅度还得看供给增加情况。港口煤价倒挂好转,贸易商发运积极性提高,而港口煤炭结构短缺问题严重加上煤价过高,下游的采购意愿降低。应该说,这些新变化也对贸易商心态产生了影响。
变化2,港口的场存在增加。之前又是迎峰度夏,又是秋老虎,下游需求居高不下。但可能受到冬储、集中采购、恶劣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,下半年沿海地区煤炭市场在高峰时段将出现供需偏紧局面。
当前,电煤供应稳中有升,铁路调入逐渐恢复,主力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位于10天以上。其中,鄂尔多斯抢抓煤炭增产增供重要窗口期,加快推进露天煤矿临时用地手续办理,为产能释放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与此同时,煤炭优质产能加快释放、煤矿手续办理和产能核增加快推进,煤炭运输保障能力有所提升,以及煤炭进口数量增加等因素,将使我国煤炭供应保持增长。截止目前,我国环渤海十大运煤港口合计存煤1893万吨,其中,秦皇岛港存煤424万吨,较夏季最低位时增加了78万吨。
同时,用煤高峰过后,电厂日耗下降,电煤消费逐步回落,电厂存煤会进一步增加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煤炭供应和保障能力提高,能够满足终端用户用煤需求,因此,煤炭价格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。
从供应端来看,国家加速煤炭产能释放,两个月连批36座矿;新增产能方面,已有1.5亿吨核准产能将在下半年逐渐投放,这1.5亿吨产能包括7000万吨的在建产能的提前投放与8000万吨的核增批复,也就是说,产能置换承诺制出台后,又有4000万吨左右的核增得以批复,加上上半年已经投放的1.4亿吨产能,今年产能投放将近3亿吨,从而使得有效在产产能超过41亿吨,月均合法产量可达到3.5亿吨从供应端来看,国家加速煤炭产能释放,两个月连批36座矿;新增产能方面,已有1.5亿吨核准产能将在下半年逐渐投放,这1.5亿吨产能包括7000万吨的在建产能的提前投放与8000万吨的核增批复,也就是说,产能置换承诺制出台后,又有4000万吨左右的核增得以批复,加上上半年已经投放的1.4亿吨产能,今年产能投放将近3亿吨,从而使得有效在产产能超过41亿吨,月均合法产量可达到3.5亿吨。而安监、环保、极端天气、突发事件等因素可能影响煤炭运输和市场供应,但总体煤炭生产、外运呈增加态势,能够满足下游用煤需求。但是,水电、特高压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增加、能耗双控等因素将抑制煤炭需求增长。
但可能受到冬储、集中采购、恶劣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,下半年沿海地区煤炭市场在高峰时段将出现供需偏紧局面。后四个月,我国煤炭需求有望保持增长态势,但受钢铁限产、秋季电厂机组检修等因素影响,实际煤炭需求增幅较上半年回落,煤炭供应将进一步增加,市场趋向平衡。同时,用煤高峰过后,电厂日耗下降,电煤消费逐步回落,电厂存煤会进一步增加。为缓解电煤紧张局面,我国主要运煤港口加快与矿路航电各方的协调联系,全力加快卸车,增加场存,提高效率,满足用煤需求。
今年后四个月,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复苏、夏季过后补库、度冬用煤高峰接踵而至,煤炭需求保持强劲,而电煤库存不高等因素将带动电厂展开阶段性补库。截止目前,我国环渤海十大运煤港口合计存煤1893万吨,其中,秦皇岛港存煤424万吨,较夏季最低位时增加了78万吨。
进口端,随着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数下降,印尼已经恢复了对3家受DMO政策限制出口的煤企的出口禁令,有助于增加海运市场的供应数量。与此同时,煤炭优质产能加快释放、煤矿手续办理和产能核增加快推进,煤炭运输保障能力有所提升,以及煤炭进口数量增加等因素,将使我国煤炭供应保持增长。
当前,电煤供应稳中有升,铁路调入逐渐恢复,主力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位于10天以上。其中,鄂尔多斯抢抓煤炭增产增供重要窗口期,加快推进露天煤矿临时用地手续办理,为产能释放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煤炭供应和保障能力提高,能够满足终端用户用煤需求,因此,煤炭价格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8月25日,山西焦煤召开腾笼换鸟和止损挽损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议,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和山西焦煤相关要求,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。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凌云主持会议并提出要求,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总会计师陈凯、总法律顾问苏新强出席会议并提出要求。要解放思想,提高站位,标本兼治,多措并举,推动重点、难点、焦点问题得以解决,从而取得整体工作的突破。
要切实通过腾笼换鸟和止损挽损专项行动,堵塞漏洞,提升管理,实现企业瘦身健体、固本培元,有力促进山西焦煤高质量转型发展。会议指出,各级领导、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到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,按照山西焦煤有关要求,明确目标,压实责任,建立机制,主要领导要做好谋划、担当作为,分管领导要按分工抓好落实;相关部门要做好指导、服务工作,形成强大合力,全力推进工作。
要把握政策,抓住机遇,下好先手棋,打好主动仗,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,优化工作流程,充分运用市场化、法治化等手段,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集团是以煤炭生产经营为基础,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一体化的国际化大型能源企业,是华东地区最大煤炭生产商,国内动力煤龙头企业,所属兖煤澳洲公司是澳大利亚最大专营煤炭生产商。
2021年上半年,集团积极把握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新旧动能转换等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,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,充分释放增量增值空间,深化实施精益管理措施,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,公司核心竞争力、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。2021年上半年,煤炭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取得新进展,行业供应保障能力和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能力不断提升。
其中:销售自产煤4,489万吨,完成本年度自产煤销售计划的40.8%。受下游需求稳步增长、安全环保约束增强、煤炭进口政策缩紧等因素影响,煤炭供需呈紧平衡态势,价格在中高位震荡。销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:①报告期内自产煤销量随产量同比减少;②报告期内贸易煤销量同比减少。煤化工行业受宏观经济复苏、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,产品价格持续上涨,行业盈利能力显著攀升。
兖州煤业于8月28日披露中报,公司2021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53.8亿,同比下降43.4%;实现归母净利润60.4亿,同比增长13.8%;每股收益为1.24元。上半年,集团商品煤产量5096.9万,同比下降13.42%;销量为5091.4万吨,同比下降30.87%。
公告表示,集团是中国和澳大利亚主要的煤炭生产商、销售商和贸易商之一,产品主要包括动力煤、喷吹煤、焦煤,适用于电力、冶金及化工等行业;煤炭产品主要销往中国的华东、华北、华南、西北等地区及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亚等国家。集团拥有煤气化、煤液化等多条完整煤化工产业链,拥有全国单体最大煤液化装置,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掌握低温费托合成和高温费托合成技术的企业,醋酸产能位居行业前三
陕西煤业8月30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,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6.69亿元,同比增长87.24%;净利润82.86亿元,同比增长66.1%;基本每股收益0.85元。截止报告期末,公司所属矿井中,95%以上产能均位于国家十三五重点发展的大型煤炭基地:神东基地、陕北基地、黄陇基地。
其中:铁路运量 6,037.80 万吨,同比增加 1,214.80 万吨,增长 25.19%。报告期内,公司实现煤炭产量 7,018.62 万吨,同比增加 1,221.30 万吨,增长 21.07%;实现煤炭销量 13,669.43 万吨,同比增加 3,089.68 万吨,增长 29.20%。截至报告期末,按照中国矿业统计标准,拥有煤炭地质储量 156 亿吨,可采储量 89 亿吨。原选煤单位完全成本 238.27 元/吨,同比上升 43.65 元/吨,增幅 22.42%,其中相关税费增加 19.80 元/吨,掘进成本增加 5.63 元/吨,材料增加 4.38 元/吨等。
目前陕北矿区红柳林、张家峁、柠条塔、小保当一号、二号(在建)五对千万吨级矿井,陕北矿区千万吨矿井规模将集群化,产能优势将更加明显。报告期内,公司煤炭售价为 500.45 元/吨,同比上升 164.60 元/吨,增幅 49.01%。
其中:自产煤坑口价 453.19 元/吨,同比上升 140.52 元/吨,增幅 44.94%。产煤区 90%以上的煤炭储量属于优质煤,煤质优良,属特低灰、特低磷、特低硫、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、气化煤和理想的化工用煤。
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。97%以上的煤炭资源位于陕北矿区(神府、榆横)、彬黄(彬长、黄陵)等优质采煤区,特别是陕北地区煤炭赋存条件好,埋藏浅,开采技术条件优越,矿井均为大型现代化矿井,开采成本低,生产成本优势明显